当前位置:首页 > 用友T3用友通 > 财务软件中计提坏账怎么操作(计提坏账准备怎么操作)

财务软件中计提坏账怎么操作(计提坏账准备怎么操作)

2023-04-10 13:42:06用友T3用友通587

成都用友软件官网小编今天要给各位会计朋友分享财务软件中计提坏账怎么操作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计提坏账准备怎么操作进行相关解读,希望能够解决你现在面临的财务软件问题!

企微号:18607093926
购买用友软件,获取解决方案!
复制企微号

本文目录一览:

坏账准备是怎么计提的?

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企业应当列出目录,具体注明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提取方法、账龄的划分和提取比例,按照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并且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报有关各方备案,并备置于公司所在地,以供投资者查阅。

坏账准备提取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仍然应按上述程序,经批准后报送有关各方备案,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一般根据公司实际情况,按账龄分析制定,如一年以内5%,一到二年20%,二到三年50%,三年以上100%等。

但是,按照税法规定可以扣除的坏账损失金额:核销的坏账—收回以前年度核销的坏账+(年末应收款项余额-年初应收款项余额)×5‰

一年以内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是3%-5%。

拓展资料

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转销法;二是备抵法。

直接转销

直接转销法是指在坏账损失实际发生时,直接借记“资产减值损失-坏账损失”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这种方法核算简单,不需要设置“坏账准备”科目。关于直接转销法,我们还应掌握以下两个要点:

第一,该法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

第二,在该法下,如果已冲销的应收账款以后又收回,应做两笔会计分录,即先借记 “应收账款”科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坏账损失”科目;然后再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

采用直接转销法的缺点:

1.只有实际发生的坏账才确认为当期费用,导致资产不实,各期损益不实,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2.在期末资产负债表上,应收账款是按照账面余额而不是账面价值反应,采用直接转销法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财务状况。

结合以上原因,我国会计准则规定确定应收款项减值(即信用减值损失)只能采用备抵法,不能采用直接转销法。

备抵法

备抵法是指在坏账损失实际发生前,就依据权责发生制原则估计损失,并同时形成坏账准备,待坏账损失实际发生时再冲减坏账准备。估计坏账损失时,借记 “信用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坏账损失实际发生时(即符合前述的三个条件之一),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时,做相反分录即可,即借记“应收账款”,贷记“坏账准备”科目,同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账款”。

至于如何估计坏账损失,则有三种方法可供选择,即年末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和销货百分比法。

应用年末余额百分比法时,坏账准备的计提(即坏账损失的估计)分首次计提和以后年度计提两种情况。首次计提时,坏账准备提取数=应收账款年末余额×计提比例。

怎么计提坏账准备

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如下:

1、坏账准备属于资产备抵科目,建立资产备抵账户。企业对坏账损失的核算,采用备抵法。备抵法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终估计坏账损失,

提取坏账准备并转作当期费用,而实际发生坏账时,直接冲减已计提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余额的一种处理方法。在备抵法下,企业每期末要估计坏账损失,设置“坏账准备”账户。

2、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 各企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各企业自行确定。企业应当列出目录,具体注明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提取方法、账龄的划分和提取比例,

按照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或类似机构批准,并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报有关各方备案,并备置于公司所在地,以供投资者查阅。坏账准备提取方法一经确定,

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仍然应按上述程序,经批准后报送有关各方备案,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企业在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时,应当根据企业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的情况,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合理地估计。

坏账准备

是指企业的应收款项(含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计提的,是备抵账户。企业对坏账损失的核算,采用备抵法。在备抵法下,企业每期末要估计坏账损失,

设置"坏账准备"账户。备抵法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按期(至少每年末)估计坏账损失,提取坏账准备并转作当期费用;实际发生坏账时,直接冲减已计提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余额的一种处理方法。

如何计提坏账

问题一:坏账如何计提? 企业应当定期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准备,对预计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计提坏账准备。企业发生的坏账损失有两种核算方法:一是直接转销法;二是备抵法。由于备抵法更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和谨慎性原则,因此,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要求企业采用备抵法来进行坏账的会计处理。企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 备抵法是按期估计坏账损失,形成坏账准备,当某一应收账款全部或部分被确认为坏账时,应根据其金额冲减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金额。采用这种方法,一方面按期估计坏账损失计入资产减值损失;一方面设置“坏账准备”科目,待实际发生坏账时冲销坏账准备和应收账款金额,使资产负债表上真实反映应收账款的净值。相关的会计分录如下:

(一)计提坏账准备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二)发生坏账时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三)冲销的应收账款又收回时

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二、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

具体来说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有四种:即“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销货百分比法”和“个别认定法”。

(一)余额百分比法

这是按照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的一定百分比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坏账百分比由企业根据以往的资料或经验自行确定。在余额百分比法下,企业应在每个会计期末根据本期末应收账款的余额和相应的坏账率估计出期末坏账准备账户应有的余额,它与调整前坏账准备账户已有的余额的差额,就是当期应提的坏账准备金额。

采用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如下:

1.首次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应收账款余额×坏账准备计提百分比

2.以后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账款计算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或-)坏账准备账户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

例:泰山企业2006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800 000元,企业根据风险特征估计坏账准备的提取比例为应收账款余额的0.4%.2007年发生坏账4 000元,该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980 000元。2008年发生坏账损失3 000元,上年冲销的账款中有2 000元本年度又收回。该年度末应收账款余额为600 000元。假设坏账准备科目在2006年初余额为0.

要求:计算各年提取的坏账准备并编制会计分录。

解:(1)2006年应提坏账准备=800 000×0.4%=3 200(元)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3 200

贷:坏账准备3 200

2007年发生坏账损失时,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坏账准备4 000

贷:应收账款4 000

(2)2007年年末计提坏账前坏账准备账户的余额为:4 000-3 200=800(借方)

而要使坏账准备的余额为贷方980 000×0.4%=3 920(元),则2007年应提坏账准备=3 920+800=4 720(元)(贷方)。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4 720

贷:坏账准备4 720

(3)2008年发生坏账损失时,应编制如下的会计分录:

借:坏账准备3 000

贷:应收账款3 000

2......

问题二:如何计提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在借方,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数额

坏账准备在贷方,反映企业已预提但尚未转销的坏账准备数额.

1、提取坏账准备:

借:管理费用-计提的坏账准备

贷:坏账准备

2、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冲销提取: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3、已确认并转销的损失,如果以后又收回,按实际收回的金额:

借: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贷:坏账准备同时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其他应收款按照《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清理,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对于没有把握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计提坏账准备。很明显,计提坏账准备的最短时间是一个会计年度,也就是每年年度终了。

坏账准备计提的范围:

1.应收账款(不包括其贷方余额,即相当于预收账款的部分)

2.应收票据:业到期不能收回的应收票据和有确凿证据表明企业所持有的未到期应收票据不能够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时,应将其账面余额转入应收账款并计提相应的坏账准

3.其他应收款------说明见附

4.预付账款:企业的预付账款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或其他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并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

5.预收账款里的借方余额。

问题三:如何计提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主要有两种:

1. 按期末债权类科目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

假如:A公司年底应收账款科目余额为100万元,其他应收账款科目余额为80万元,A公司坏账准备计提政策为按债权科目余额的5%计提坏账准备,则

A公司年底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100+80)*5%=9(万元)

会计分录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 9

贷:坏账准备 9

2. 账龄分析法计提折旧,账龄的一般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划分。

账龄划分举例:假如B公司2012年6月向C公司赊销商品100万,2013年1月C公司支付货款50万,2013年3月B公司又向C公司赊销70万元商品,2013年底B公司应收C公司的账款为100-50+70=120万元。当2013年底B公司计提坏账准备时,针对应收C公司的120万元货款,其中账龄为1-2年的为50万元,因为它是2012年形成的,账龄为1年以内的为70万元,因为它是2013年形成的。

计提坏账准备举例:假设D公司年底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科目余额分别为1000万元、300万元,其中账龄在一年以内的为1100万元,账龄在1-2年的为150万元,账龄在2-3年的30万元,账龄在3年以上的为20万元。D公司的坏账准备计提政策为,账龄在1年以内的按5%计提坏账准备,账龄在1-2年的按10%计提坏账准备,账龄在2-3年的按30%计提坏账准备,账龄在3年以上的按50%计提坏账准备。则

D公司年底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1100*5%+150*10%+30*30%+20*50%=89(万元)

会计分录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 89

贷:坏账准备 89

问题四:怎样计算应计提的坏账准备 5.18 借:银行存款 4000

贷:坏账准备 4000

11.26 借:坏账准备2500

贷:应收账款2500

首先计算期末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期初坏账准备-贷方坏账准备发生额+借方坏账准备发生额

计提坏账准备=1000000*5%-4000+2500=48500

12.31计提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坏账准备 48500

贷;坏账准备 48500

问题五:如何计提坏账准备,注意点 提起计提坏账准备,也许有人会说,这太简单了。其实不然,许多企业会计人员在会计实务中就没有能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去做。因此,很有必要对计提坏账准备应注意的问题再强调一下,以便能使广大会计人员正确计提坏账准备,准确反映资产质量。

一、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不能扩大化

尽管《企业会计制度》第五十三条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末分析各项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并预计可能产生的坏账损失。对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但这不等于说,企业的所有应收款项,即: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都可以计提坏账准备,如应收票据、预付账款虽然都属于应收款项,但就不能计提坏账准备。这是因为,除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外,《企业会计制度》对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分别在这两个科目的使用说明中对此进行了具体明确,如应收票据,《企业会计制度》指出:“企业持有的应收票据不得计提坏账准备,待到期不能收回的应收票据转入应收账款后,再按规定计提坏账准备”。即使有确凿证据表明企业所持有的未到期应收票据不能够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时,也只能将其账面余额转入应收账款后,再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再加,预付账款,《企业会计制度》是这样明确的:“企业的预付账款,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全部转入其他应收款……。除转入其他应收款科目的预付账款外,其他预付账款不得计提坏账准备”。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不能片面地理解上述《企业会计制度》第五十三条规定。

二、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不能随意化

这方面,有三种情形应引起注意。第一种情形,有四种情况是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的:

①当年发生的应收款项;

②计划对应收款项进行重组;

③与关联方发生的应收款项;

④其他已逾期,但无确凿证据表明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

第二种情形是,可以全额计提坏账准备的,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因影响利润,就不全额提取。《企业会计制度》列举了三种情况可以全额提取。即:

①债务单位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

②因发生严重自然灾害等导致债务单位停产,而在短时间内无法偿还债务的;

③逾期三年以上,尚未收回的应收款项。需要说明的是,《企业会计制度》所列举的上述情况,只是对我们会计人员所作出的操作指南,而不是硬性规定;只是一般而言的,并不表明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适用。例如,虽然债务单位破产,但并不表明所有的单位都是应收款项全部不能收回;又如,对于国家政策性补助的应收款项,通常就不应当计提坏账准备。第三种情形是,期末提取当期应提取的坏账准备金额时,不是按当期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的金额提取。为此《企业会计制度》在坏账准备科目的使用说穿中,专门明确了一个计算公式,即:当期应提取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本科目的贷方余额。因此,凡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的金额大于“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时,应按其差额提取坏账准备;如果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小于“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时,不仅不要提取坏账准备,而且还要按其差额冲减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为零时,则应将“坏账准备”的贷方余额全部冲回。

三、计提坏账准备前所进行的会计估计方法不能简单化

众所周知,计提坏账准备前,会计人员应对当期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进行会计估计。如果进行的会计估计方法过于简单,其确定的应收款项可收回性必然与实际情况误差较大,那......

问题六:企业如何计提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是企业对预计可能无法收回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应收预付款项所提取的坏账准备金。本文从会计处理的角度,对坏账准备的计提做一分析。 坏账准备计提范围及计提方法企业对坏账损失的核算,采用备抵法。在备抵法下,企业每期末要估计坏账损失,设置“坏账准备”账户。备抵法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按期(至少每年末)估计坏账损失,提取坏账准备并转作当期费用,实际发生坏账时,直接冲减已计提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余额的一种处理方法。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有四种:即“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销货百分比法”和“个别认定法”。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规定,一般企业坏账准备的计提范围是: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应收款项。《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有客观证据表明应收款项发生了减值的,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大于其账面余额的,应按其差额计提;应计提的金额小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坏账准备或是利润调节器出于“谨慎性原则”考虑,《企业会计准则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应收款项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贷记“坏账准备”。“资产减值损失”作为损益类账户,坏账准备的计提或冲回,直接影响着企业利润的高低。而企业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是由企业自行确定的,企业一般根据应收款项收回的可能性及风险的大小进行估计,而这种会计估计操作性太强,涉及到行业的特点、收款结算方式、历史信用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的情况等因素,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坏账准备的计提更多地融入了管理者的意图,甚至成为某些上市公司调节利润的“潘多拉魔盒”,操纵上市公司“融资”目的或者避免“摘牌”的厄运。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2号―――中期财务报告》有关规定,“为了体现企业编制中期财务报告的及时性原则,中期财务报告计量相对于年度财务数据的计量而言,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估计”。至于是否必须计提减值准备,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根据应收款项余额全年的变动情况,结合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最佳估计数测算坏账准备,与年初坏账准备相差不大,可在本中期末不单独计提坏账准备;(2)出于真实性原则的考虑,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至少每年末计提一次坏账准备,以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现金流量等。(3)根据行业特点及公司的赊销政策以及历史经验进行判断,新增的应收款项将会于下半年收回,在中期不计提减值准备的情况下,为避免股市下挫,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另外,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时,收到债务单位当期偿还的部分债务后,对剩余的应收款项不应改变其账龄,仍应按原账龄加上本期应增加的账龄确定。当存在多笔应收款项且各笔应收款项账龄不同的情况下,收到债务单位当期偿还的部分债务应当逐笔认定收到的是哪笔应收款项;如果确实无法认定的,按照先发生先收回的原则确定,剩余应收款项的账龄也按上述原则确定。在会计报表应收款项的项目注释中还要注意应收款项账龄披露的合规性和合理性等问题。根据现行证券法规制度的有关规定,上市公司年报中应披露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和预付账款的账面余额、账面价值的账龄情况等。

问题七:怎么计提坏账准备啊 年末如果期初如坏账准备余额则为:

1、年末计提坏账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3000(1000000*0.003)

贷:坏账准备 3000

2、第二年发生坏账损失6000元

借:坏账准备 6000

贷:应收账款――甲公司 1000

――乙公司 5000

3、第二年未计提坏账准备金额为:1200000*0.003+3000=39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3900

贷:坏账准备 3900

4、第三年收回乙公司应收账款5000元

借:应收账款――乙公司 5000

贷:坏账准备 5000

借:银行存款 5000

贷:应收账款――乙公司 5000

即:银行存款 5000

贷:坏账准备 5000

5、第三年未计提坏账准备金额为:1300000*0.003-8900=3900-8900

8900是账面上坏账准备贷方余额:3900+5000

8600应该不对,是8900吧?

问题八:应收账款提取坏账准备怎么做会计分录 计提坏账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贷:坏账准备

问题九:计提和确认坏账准备时的会计分录要怎么做啊?谢谢! 提坏账准备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

贷:坏账准备

确认坏账损失时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问题十:坏账准备怎么提 一般在年底计提,会计上对坏账准备率没有要求,就是企业想提多少就提多少,坏账准备率一旦定下来,就不能随便变更,这是会计政策的要求,但税法上对坏账准备率有一定的要求,根据各地方上税务局的要求来计提,也就是如果会计上和税法上坏账准备率不一样时,在年底要作纳税调整。

还是举个例子说明吧

小企业05年末应收款项的余额为50000元,提取坏账准备的比例为3‰,第二年发生了坏账损失300元,其中:A单位200元,B郸位100元,年末应收款项为55000元,第三年,已冲销的上年B单位应收款项100元如数收回,期末应收款项为60000元.编制会计分录:

05应提的坏帐准备50000*3‰=150

借:管理费用 150

贷:坏帐准备 150

发生坏帐损失时

借:坏帐准备 300

贷:应帐帐款-A单位 200

_B单位 100

06年应提补提坏帐准备55000*3‰-150+300=315

借:管理费用 315

贷:坏帐准备 315

07年收回B单位坏帐时

借:银行存款 100

贷:应收帐款-B单位 100

借:应收帐款-B单位 100

贷:坏帐准备 100

期末应补提坏帐准备60000*3‰-150+300-315-100=-85

借:坏帐准备 85

这是使用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做法,如果使用了新的会计制度科目,把“管理费用”改成“资产减值损失”就可以了

怎么计提坏账损失

计提坏账准备金是通过“坏账准备”账户进行核算的,企业在年度终了时,应对应收账款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发生减值的,应当计提坏账准备。其账务处理如下:

1. 企业在提取坏账准备时,

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账户;

贷记“坏账准备”账户;

(1)如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大于坏账准备账面余额的,应当按其差额计提,

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账户;

贷记“坏账准备”账户;

(2)如应提取的坏账准备金额小于“坏账准备”账面余额,应按其差额作相反会计分录,

借记“坏账准备”账户;

贷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账户;

2.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作为坏账处理,转销应收款项,

借记“坏账准备”账户;

贷记“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账户。

3.已确认坏账损失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全部或部分收回时,应按实际收回的金额,

借记“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账户,

贷记“坏账准备”账户;同时

借记“银行存款”等账户;

贷记“应收账款”等账户。

4.“坏账准备”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已提取的坏账准备。

计提坏账准备怎么做?

坏账准备是指根据企业的应收款项(含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计提的,用于作为预备损失的账户,属于备抵账户。

企业对坏账损失的核算,采用备抵法。

在备抵法下,企业每期末要估计坏账损失,设置“坏账准备”账户。

备抵法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按期(至少每年末)估计坏账损失,提取坏账准备并转作当期费用;实际发生坏账时,直接冲减已计提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余额的一种处理方法。

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

借:信用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393600

贷:坏账准备393600

关于财务软件中计提坏账怎么操作和计提坏账准备怎么操作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可在文章下方评论,或者添加客服微信。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 www.dgufsoft.cn  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dgufsoft.cn/t3/c-w-r-j-z-j-t-h-z-z-m-c-z-j-t-h-z-z-b-z-m-c-z.html

分享给朋友:
答疑咨询 在线客服 免费试用
×
复制成功
企微号: 18607093926
购买用友软件,获取解决方案!
我知道了
服务图片